本文档是一份关于IT运维管理的PPT演示文稿,深入探讨了IT运维管理的诸多问题、模型成熟度分析、IT运维管理模型(ITIL)的介绍以及个人业务IT运维管理方案。
文档通过多个章节,详细描述了IT运维管理的现状、面临的挑战、目标的演进、标准的演进以及实践方法。
对IT系统和运维的期望不断上升,这包括降低IT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控制风险、增强对业务的影响以及提供更好的可视性。这些目标旨在提升IT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并实现IT与业务的无缝整合。
IT运维管理的现状,揭示了资源不足、信息孤岛、业务影响、需求变化等问题。70%的故障首先由业务使用者发现,存在监测盲点,缺乏主动预警和事件分析机制。IT资源的多样性导致缺少统一的健康视图,无法进行有效的事件关联分析。此外,IT的持续快速变更和管理目标的多角度变换并存,导致IT复杂性增长速度超过人员成长速度,IT人员流动性大。
IT运维管理面临的挑战,包括基础架构管理、系统运维人员部门投诉、业务部门管理挑战以及管理者面临的降低成本、提高服务和建立IT运维机制等问题。IT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包括流程失误、人员疏失和平台故障,其中未测试的变更和高负荷问题管理弱是主要因素。
在IT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方面,如何进行IT运维管理的问题,并在后续章节中提供了答案。文档介绍了IT运维管理意识的演进,从混乱、被动到主动、服务,再到价值阶段,强调了以业务为衡量标准的紧密结合。IT运维管理目标的演进也被详细阐述,从基础架构建设阶段的手工维护,到网络和系统监控阶段的自动化监控,再到IT服务管理阶段的流程管理,最后到业务服务管理阶段,重视用户服务质量与满意度。
IT运维管理标准的演进,从Pre-1990年的无流程状态,到1990年后的ITIL第一版,再到1995年后的IBM ITPM、MS MOF、HP ITSM等,以及2000年后的ITIL第二版、ISO/IEC 20000和2005年后的ITIL第三版。每个阶段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反映了IT运维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IT运维管理框架和系统参考模型也被提出,包括IT运维管理平台、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层、运维流程管理层、运维绩效管理层等。这些模型为IT运维管理提供了结构化的视角。
IT服务管理(ITSM)的概念,强调了通过流程整合提供高质量IT服务的重要性。ITSM的实现需要考虑业务、技术、流程和人员等因素,业务是核心,流程是关键,技术是重要因素,人员需要接受流程管理。ITIL的产生和发展也被详细回顾,从1.0版本的服务支持和服务交付,到2.0版本的六个模块,再到3.0版本的服务生命周期理念,ITIL不断演进以适应IT服务管理的需求。
IT运维管理转型的方向,包括规范化、服务工程化、服务产品化和技术服务化。这些转型方向强调了服务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契约化交付、增值服务以及服务价值和客户体验的重要性。IT运维管理的层次化转型,从技术导向、被动式响应到流程中心、专业化管理,再到服务生命周期主线、按需服务和资源集成。
IT运维管理价值链也被提出,包括管理、组织、流程、知识、人员、信息、应用、基础设施、资金、能力和资源等方面,强调了服务管理体系对服务产品提供的重要性。IT运维管理目标被总结为运维服务管理、运维绩效管理、业务质量监控、IT架构应用和业务等方面。
IT运维管理评估方法,包括管理对象、管理方法和成熟度评价,以及IT运维管理职能体系,包括管控层、支撑层和执行层。
本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IT运维管理视角,涵盖了从现状分析到模型成熟度评估,再到ITIL模型介绍和管理方案提出的各个方面。通过深入探讨IT运维管理的挑战、目标演进、标准演进和实践方法,文档为IT运维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