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orange78 于 2025-1-29 17:47 编辑
IT运维管理体系是在IT战略目标指导下,用于指导、计划、监督IT组织进行运营活动,实施价值化管理的体系,包括战略目标体系、流程管理体系、人员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体系、指标度量体系和工具支撑体系。
IT运维管理体系不同于IT管理体系,IT运维管理体系仅聚焦于如何做好IT运维管理工作的大前提之下,而IT管理需要涉及业务规划、业务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
在构建IT运维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明确IT战略目标,因为这些目标将为整个体系的建设提供方向和指导。在IT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应以创造用户价值为核心,构建起一套完善的IT运维管理流程体系。为了确保流程能够顺利执行,必须对人员组织体系进行重新明确和优化,以适应新的流程需求。
此外,流程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制度的保障,以确保流程的规范性和持续性。指标体系对于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它有助于管理者调整计划、实施指导和监督。同时,IT运维管理的相关支撑工具能够显著提升管理的效率和管理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六个核心要素构成了IT运维管理体系的基础,这些要素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以确保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1.战略目标体系:这是一套明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它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制定。这一体系不仅指导企业IT运维管理的总体方向,也为评估IT运维管理工作的效果提供了基础。战略目标体系为IT运维管理指明了定位及目标,例如,关于定位:IT运维管理的主体是以自建IT运维管理团队还是外包;目标:包括客户满意度、业务中断时长等相关要求。
2.流程管理体系:这是确保所有IT运维管理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的管理工具。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为用户产生价值为导向,建立IT运维管理相关业务的价值流,并将价值流细化为可以落地执行的流程。流程管理体系包括了对各种IT运维管理活动的详细描述,例如故障响应、问题解决、变更管理、配置管理、服务级别管理等。
3.人员组织体系:这一体系决定了人员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是IT运维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了各种角色的定义,以及这些角色在IT运维管理流程中的具体职责。它以用户需求和用户价值为导向构建的价值流和流程体系,可能涉及组织体系的调整和重新分工。因此,在流程体系执行时,构建或定义人员组织体系是必要的。
4.管理制度体系:流程是协同、是分工,而具体的执行中需要有很多约定规则和相关约束,这就需要管理体系来确保流程的落地。这一体系主要包括各种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用于保障IT运维管理工作的规范进行。例如,对于故障管理,会有详细的故障报告、故障分类、故障解决和故障回顾等制度。
5.指标度量体系:是用于评价和检查各项管理指标是否达到IT运维管理目标的量化手段。这一体系是用来衡量IT运维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包括各种性能指标、服务级别指标、客户满意度指标等,用于量化地评估IT运维管理的效果。
6.工具支撑体系:是使用数字化的手段来提升IT运维管理的效率、获取相关的过程数据,辅助管理决策和持续改进的数据,如监控工具、ITSM工具等。这一体系包括了各种用于支持IT运维管理工作的工具和技术。例如,ITSM系统、服务台系统、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IT监控系统等。这些工具可以大大提高IT运维管理的效率,减少错误,提高服务质量。
每个要素都是IT运维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IT运维管理体系,实现IT运维管理的价值化管理。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些要素,可以参考数字化IT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等书籍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