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6MONICAZHANG
续上
容量管理流程1.流程政策 在设计和实施面向最终客户或用户的IT服务时,政策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政策可以是全局的,适用于IT提供的各项功能;也可以仅适用于IT部门提供的某项功能。ITSS培训 流程政策推动了流程设计。在设计流程时,可以从流程政策中提取输入信息。 如果流程政策没有被清楚定义,流程往往无法满足用户的期望值,也无法确保能够持续一致地提供高质量的IT服务。 在容量管理流程中,共有8项流程政策。 政策1:业务交易(Transactions) 针对每一个业务部门和提供的服务,容量管理流程提供了一种方法,将业务需求转换成可衡量的事务(Transaction)。
原则/最佳实践: 89.IT容量必须符合业务的需求。 90.通过定义和衡量端对端的业务交易(Transaction),确保IT和业务的目标相吻合。 ITSS团购
91.业务部门确定需求,IT部门分析和判断其影响和成本。 启示: 92.IT必须主动地去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流。
93.业务部门必须提供资源,帮助IT了解其业务。 94.IT部门必须设置全职的角色,支持该工作。
95.必须制定计划,获得所有业务部门的支持。 政策2:容量规划周期ITSS认证 容量管理流程定期更新需求、资源、工作负载、性能和容量计划等。
原则/最佳实践: 96.容量规划周期必须和财务规划周期吻合。
97.对需求和工作负载的规划周期至少每季度次一次。 98.对资源的规划每两个月一次。
99.对性能的规划必须每月一次。ITSS工具 启示: 100.必须支持和集成多个不同的规划周期。
101.必须制定一个被大家广泛理解的方法,用以分析环境、回顾和更新计划。 102.IT架构本身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支持对架构的不断改进。 政策3:关键事务(Transaction)报告 容量管理流程必须向每个业务部门提供其关键事务的报告。
原则/最佳实践: 103.定期的关于关键事务及其指标的报告,必须简洁,并采用图形化方式。 104.报告的定义和生成是集中式的,以保证在整个组织内的一致性和提高效率。 启示:ITSS考试
105.必须建立问责制。 106.对预测的需求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必须评估其后果。 政策4:衡量指标的定义 容量管理流程定义了对关键业务事务的监控和衡量,以及为了支持这些关键事务,定义了内部衡量指标。
原则/最佳实践: 107.衡量指标必须易于理解和易于测量 108.衡量指标必须有助于理解IT部门的目标ITIL培训
109.每个指标必须和IT部门的根本价值相吻合 110.对衡量指标必须进行综合平衡考虑 启示: 111.必须建立监控和测量系统以收集衡量指标
112.必须充分理解IT部门的使命 113.必须引入一种方法,确保随着时间迁移,及时修订衡量指标 政策5:趋势分析和预测 容量管理流程提供了业务、服务和资源的历史监控数据,支持对容量需求的趋势分析和预测。
原则/最佳实践: 114.必须定义监控数据的保存时间和周期 115.为了提高趋势分析的效率,需要将业务数据和内部监控数据集中存储
116.需要预先主动式地确定在何处以及在何时增加容量ISO20000培训 117.必须结合成本因素平衡考虑提供的容量--是提供充足的容量,还是支持负载峰值。 启示:
118.针对存储和趋势分析,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支持 119.必须建立趋势分析的方法
120.必须在问题发生之前预先进行投资 政策6:单一接口点 容量管理流程是所有容量监控定义和报告的单一接口点
原则/最佳实践: 121.为服务级别定义提供有价值的、精确的输入
122.了解现实可行的监控,支持端对端的服务定义 123.必须在各个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建议一个统一的方法 ITSS体系
124.充分了解支持端对端业务交易的各个配置项 启示: 125.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实现收集、存储和汇报的自动化,尽可能减少人为参与
126.容量管理流程的角色必须和服务级别管理、运维管理的角色密切合作 127.对这些角色,需要均衡发展的领导能力和技术技能 政策7:性能管理 容量管理流程为超出阀值的异常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原则/最佳实践: 128.通过对事务的端对端的全局了解,尽可能减少对系统、网络、应用的局部优化 129.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容量,以迅速解决性能相关的突发事件
130.当前的服务级别测量指标需要通过实际得到的指标进行验证 启示: 131.这种技术支持是推动持续流程改进的主动式资源,而不应该被视作另一种形式的被动式响应的资源
132.必须建立根源分析机制,支持主动式的持续流程改进和被动式的问题管理 133.该角色必须维护一个总体的IT架构图
134.建立指导原则,促进各个部门间的合作和支持ITSS软件 政策8:持续改进 容量管理流程引导流程持续改进项目,寻找机会平衡业务需求和相关IT费用。
原则/最佳实践: 135.必须正式定义和采用持续改进的方法
136.采用低成本的服务改进措施,减少服务成本 137.必须充分了解IT架构的优缺点
138.必须了解潜在的性能和容量问题,以防止突发和紧急的事件 启示: 139.对所有的改进项目必须进行投资回报分析
140.需要将企业文化从“发生问题后再修复”转换成“主动的持续改善” 141.在企业内部推动对全面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论的深入理解 142.必须了解和避免不切实际的期望
本帖关键字:ITSSISO2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