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zabbix选择适合的监控类型的标准

标签: 暂无标签

来源自 “ttlsa”

zabbix提供十几种监控类型,包括:Zabbix agent, Simple checks, SNMP, Zabbix internal, IPMI, JMX monitoring等等,那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凉白开在此给大家一一作一个说明
[  /wp-content/uploads/2014/04/zabbix-item-types.jpg][/url]
zabbix监控类型
Zabbix培训

zabbix agentzabbix自带的客户端程序(被动模式),zabbix server主动向它收集监控数据。agent提供丰富的key,包括不限于cpu、内存、网络、磁盘、web等等。如果你不介意或者系统支持安装此程序,那么他是首选的。需要注意的是,server检索数据有超时限制,最大超时时间30秒,如果检索数据经常超过30秒,那么,不建议你使用主动模式的agent,可以使用如下类型agent active
zabbix agent(active)也需要安装agent(主动模式),和上一个相同。但是数据由zabbix agent主动提交至zabbix server
参考文章:
监控软件

simple check基本的检测,可以检测网络、端口、fping这些,功能很少并且无需安装客户端。
snmp checksnmp v1 check、snmp v2 check、snmp v3 check的功能都是一样的。推荐如下场景:

    Zabbix实施


  • 客户基于安全考虑,不同意安装agent
  • 路由器、打印机等等设备无法安装,但是支持snmp协议
  • 不喜欢频繁对agent升级开源监控软件
zabbix internalzabbix系统内部用,比如趋势数据记录数了、历史记录数量等等,日常业务监控用不上他。
zabbix trapper也需要安装agent(主动模式),你需要借助bin/zabbix_sender将数据提交至zabbix server。如下情况适合使用:



  • 检索数据时间较长
    Zabbix安装
  • 同一时间有大量的数据要提交,例如redis info信息,里面包含五六十项数据,通过zabbix_sender来一次性提交,显然比agent来取几十次要方便。
zabbix aggretageaggregate checks是一个聚合的检测,例如我想知道某个组的host负载平均值,硬盘剩余总量,或者某几台机器的这些数据,简单的说,这个方法就是用来了解一个整体水平,而不需要我们一台台看过去。这个方法的数据全部来之数据库,所以它不需要agent。
external checkzabbix server运行脚本或者二进制文件来执行外部检测,外部检测不需要在被监控端运行任何agentd。
备注:请不要过度使用外部检测,这会严重降低zabbix系统性能
Zabbix配置

database monitorzabbix通过调用ODBC来获取数据库的数据以及数据库状态等等信息
IPMI agent用于监控硬件设备,例如Dell或者hp服务器的主板温度、cpu电压、盖子是不是被打开等等
SSH agentzabbix使用提供的ssh信息(服务器用户密码或者证书)登录服务器,执行指定的脚本来检索数据。如下人适合用



  • 不会安装agent、不想相撞agent
  • 不担心账号密码/证书放在zabbix里
Telnet agent同上,Windows不支持ssh,可以使用Telnet agent。
jmx agent通过jmx监控java jvm,比如tomcat。目前有一个很大的不足,如果tomcat多实例,jmx agent只能监控一个。如果是多实例,建议使用agent + cmdline-jmxclient-0.10.3.jar
zabbix Calculated计算类型,在几个key值之间做计算,例如redis自带的info命令可以监控keyspace_hits和keyspace_misses

这两个值,但是redis的命中率不能直接获取,可以通过zabbix的calculated实现监控redis的命中率
想做Nagios,iTop各种交流的,可以进入开源监控工具Nagios交流  QQ群号 :476809427





上一篇:zabbix监控mysql之性能
下一篇:招聘IT审计及咨询顾问(待遇面议;地点:深圳)
monicazhang

写了 2297 篇文章,拥有财富 12859,被 21 人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Powered by IT 运维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