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标签: 暂无标签
一、数字化战略不是自组织行为,离不开领导者的引导


1.从愿景到行动的桥梁是“人”
战略不是计划本身,而是人如何理解并推动那个计划。组织的数字化转型不是靠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系统性重构,而这背后必须有强有力的战略领导者。
ITIL 4中并没有将战略领导者视为一个职位,而是一个“能力角色”。这个角色可以由CIO担任,也可能是COO、甚至是业务条线的负责人——关键在于他是否具备能够引导组织朝着数字化目标持续演进的能力。


2.战略领导者要承担哪几个关键责任?
战略领导者的核心责任可以归纳为三件事:
  • 构建并维护清晰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必须能被团队理解、接纳并转化为行动;
  • 调动跨部门资源:推动战略不是某个部门的任务,而是整个组织的系统运动;
  • 持续提供战略牵引力:包括文化引导、节奏掌控与外部动态判断。
可以说,战略领导者就是数字化旅程的“舵手”,方向把错了,节奏掌控不好,整个组织都会陷入忙而无效的状态。




二、领导力模型的演进:从控制者到赋能者


1.数字化环境下的领导力特质
我们来看看数字化战略领导者与传统领导者的差异。数字化环境不确定性高、变化频繁、技术跨度大,这对领导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 战略判断力:能在信息不完全时做出方向性选择;
  • 沟通影响力:能够清晰阐述战略,赢得团队共识;
  • 学习适应力:能够快速理解新技术,识别组织能力差距;
  • 资源整合力: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在最具战略价值的方向上。
如果战略目标已经设定清楚了,为什么团队还是推进不动?不是下属不理解目标,而是领导者的表达方式没能触发他们的行动动机。


2.领导风格从指挥走向协同
DITS强调,数字化战略不是靠层级控制推进的,而是靠“方向共识+协同机制”持续演进的。战略领导者需要学会:
  • 放手让团队自主推进,而不是事无巨细地审批;
  • 设定边界与规则,而不是制定详尽的任务分解;
  • 依靠数据与反馈作决策,而不是依靠直觉和经验。
很多企业战略推进缓慢,其实是因为领导者还停留在“任务管理”思维中,而不是进入到“方向引领+授权机制”的新模式。


粘贴上传202507051539451803..png




三、沟通机制:战略领导力的真实落地场景


1.沟通不是“会开了”,而是“共识形成了”
数字化战略领导者的沟通任务,不是向上汇报,也不是下发通知,而是构建一个“高频、对称、迭代”的沟通机制。
  • 高频:让战略信息持续出现,成为“常识”,而不是间歇性新闻;
  • 对称:让一线团队能清楚理解高层意图,同时反馈一线真实问题;
  • 迭代:战略目标本身可以细化、更新,但必须建立可讨论的机制。
举个例子,有一家企业的战略推进会议不是“领导发话、大家听”,而是围绕ITIL 4提出的价值流模型,由战略领导者主持,用看板展示进度、用OKR做目标跟踪,团队代表当场反馈。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听取汇报”效果高出很多。




四、战略领导力的实践修炼路径


1.明确战略领导力的四项关键修炼
DITS给出了战略领导力的四项能力修炼路径:
  • 结构化表达:能把复杂战略讲得清楚、讲得简洁;
  • 反馈与倾听能力:能接收不同声音,不陷入“自我循环”;
  • 节奏把控力:战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阶段节奏感;
  • 灰度决策力:在信息不完整时能做出“不完美但最优”的选择。
这些能力的养成,既靠方法学习,也靠在真实组织环境中的实践与迭代。


2.组织如何支持战略领导力的养成?
除了个人能力,组织还需要提供配套支持:
  • 设置“战略教练”机制,帮助领导者不断校准方向;
  • 提供跨部门轮岗机会,让领导者具备系统视角;
  • 建立“战略沙盘”演练平台,让领导者在模拟场景中打磨判断力。



ITIL 4大师级课程官方授权讲师长河老师原创,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四类ITIL 4 事态类型及应对策略全解析
下一篇:ITIL 4 高速IT:基础设施即代码与持续交付——加速IT交付与提升自动化的核心工具
slbenben

写了 1961 篇文章,拥有财富 11979,被 10 人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Powered by IT 运维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