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orange78 于 2024-12-17 18:33 编辑
我们讲了这么多关于管理的概念、定义,有的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我们是做IT的,技术才是立命的根本,“为什么需要学管理”?部分读者可能认为“管理者学习管理是理所当然”,但为什么需要管理一时还不好回答。因此,我们在进一步探讨数字化IT运维管理体系之前,先共识一下“为什么需要管理”。
一、管理的假设前提是什么?
管理之所以存在是三个假设前提:
第一个假设前提是:资源是有限的。正因如此,所以需要做计划调度资源,比如太阳、空气这些资源相对来说是无限的,某种程度上是不需要管理的,但是一个企业的资金、人才、技术能力都是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发挥最大价值,是企业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没有强调管理之前,对于资源的获取方式,最粗暴的方式就是通过战争的掠夺。
第二个假设前提就是:人是懒惰的。所以就需要对组织和人进行激励和惩罚,在现实中一直保持勤奋和无私还是少数,但偷懒的很多,因为毕竟大部分人还是普通人,不仅需要优秀的标杆领袖,也需要有平凡的基础工作者;
第三个基本假设就是:人的能力的是有限的。也就是人的生命和体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工作上需要组织分工以及专业的细分化。另外正是由于组织分工及专业化分工,必然导致组织之间、专业之间形成信息不对称,合作和协同就会出问题,这就要求对事情需要进行有序控制、协调矛盾。
二、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管理的定义非常多,比如以下都是管理学原理中常用的定义。
①泰罗的定义: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最好的方法经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的艺术。强调对人的管理。
②法约尔的定义: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强调作业过程。
上述的定义,非常的严谨但是对我们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不是那么的明确,结合管理的假设前提,我们个人比较喜欢罗宾斯和陈春花对管理的定义:
①宾斯的定义: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②陈春罗华的定义:管理通过人员及其他机构内的资源而达到共同目标的工作过程。
这两个定义比较符合我们实际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能够应对管理假设的前提。强调管理需要与他人一块工作、需要资源、过程必须有效、最终达成目标。 所以了解过ITIL4的同学都知道,ITIL4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讲流程,而是针对IT管理领域,将数字化人才管理、战略与目标制定、业务过程管理等全面纳入ITIL4的知识框架内,旨在帮助在数字化时代IT的管理者该如何做好IT方面的管理。
三、我们在讲管理的时候是在讲什么? 基于上述的定义,管理是有效组织并利用其各个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空),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该组织目标的过程。这就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主体是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可能是国家,可以是一个单位;也可能是一个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
(2)管理主体包含5个方面的要素:人(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财(资金)、物(土地、生产设备及工具、物料等)、信息(管理机制、技术与方法及管理用的各种信息等)、时空(时点和持续时间、地理位置及空间范围)。
(3)管理的手段包括5个方面:
- 强制(战争、政权、暴力、抢夺等)、交换(双方意愿交换)
- 惩罚(包括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包括强制、法律、行政、经济等方式)
(4)管理的过程包括6个环节:管理规则的确定(组织运行规则,如章程及制度等)、管理资源的配置(人员配置及职责划分与确定、设备及工具、空间等资源配置与分配)、目标的设立与分解(如:计划)、组织与实施、过程控制(检查、监督与协调)、效果评价、总结与处理(奖惩)。
四、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管理的意义在于,可以使有限的资源,用有效的方法,通过恰当的手段,花费最小的损耗加速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目的,是“降本增效”,即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管理虽然经过百年的发展,大家对管理的定义、解释呈多样化,比如管理是协调、是决策、是控制等等,但是大家对管理的目的却一致认同。
管理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管理就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这是基于管理的目的论推证的结论。决策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管理中要释放人的潜能和善意,主要是要解决人的工作意愿和适应性问题。有人把管理分成高层、中层和基层,分别定义什么高层管理是战略和决策中层管理是流程和执行等,实际上他们都是在解决问题,解决各自层级所面临的不同的问题罢了。
为了达成管理的目的和践行管理的本质,管理的四种动作:
- 目标管理,你需要解决部门目标与公司战略规划是否匹配的问题。
- 计划管理,你需要解决现有资源与部门目标是否匹配的问题。
- 流程管理,你需要解决团队在执行中的行动与部门目标是否偏离、过程是否高效的问题。
- 组织管理,你需要解决团队成员的能力、权利与岗位责任是否匹配的问题。参考数字化IT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等书籍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