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0,2,center]学习资料:IT运维管理社区专家讲堂直播300期视频回放[p=30,2,center]
[p=30,2,center]
1、V2时期老问题
问题1:上层组织和业务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这里给出的建议就是,作为IT人员,你们不要太被动,像现在中国两个著名的银行,有一个银行就比另一个银行在IT管理上好很多,我们可以发现,IT管理好的那个交通银行的IT部门人员的主动性很高,里面总有一批人,能够主动的投入到管理和业务中去,他们写了ISO20000方面的书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重视的地方,所以我想,这部分的支持力度固然有些难度但是我觉得解决的重点就是两方面,第一个时机问题,第二个就是我们组织之内主动性问题。
问题2:流程角色和实际的IT组织规模的矛盾。很多人问我,ITIL里面这么多角色,难道我们都做吗,我们一个IT部门就五个人或十五个人,这个ITIL一算,流程25个,每个流程里面最少一个流程经理,再来一个审核员,再来一个技术员,算起来要75个,公司加起来一共不到100个人,这怎么玩呢。其实这里是这样的:第一点,不是每个流程都需要去做;第二个,不是每个角色都一定要设,比如说在ITIL的书籍里面,这样写的,事件经理通常是可以不设的,另外很多角色是可以并用的,比如像问题管理和知识管理,这两个经理有时候我们要并用,像配置管理,用ITIL的书籍来说,建议跟变更管理来并用,所以角色是可以并用的,我们要记住,第一个,不是要全部做,第二个,做当中要理解经理与经理之间,只要目标容易一致,你可以设在同一个人身上。所以我觉得这部分呢,大家不要把它作为你们一个真实的挑战,重点我们应该放在一些规则上,而不是人员的设定上。
问题3:无法量化实施后的一个绩效。很多人说我实施完了ITIL却无法证明我的价值有多少,有人说ITIL是为了省钱的,我们只知道ITIL花了很多钱;老板说今年给你投了200万,你就上了这个一个工具,你说这个多少钱啊,你哑然无语。那么这怎么办呢,我记得我们有个用户这样说过,他说可不可以你们开发一个ITIL的投资模型,也就是说,以后我们投资ITIL,我们就能知道这个ITIL的回报有多大,我说模型很容易建,我今晚就给你建一个起来,但是你要做一件事情,之前是建模型我来做,你做另一件事情,你让别人来信任这个模型,你有什么办法没有呢;就像微软的PPC,如果没有在丰田被得到验证,你很难被世界得到通用。所以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去过于强调这一点,我们要想个问题,实施ITIL,首先目标是什么,如果你是为了实施ITIL而实施ITIL,那你放心你的投资回报率是算不出来的,你只有考虑到我的目标在哪里,然后当我实施完了以后,看一看我的目标与我实际的一个差距,并把结果指标分解为过程指标,这样才有可能算出一个真正的投资回报率,这是给大家的一个建议。
问题4:缺乏专业的技术顾问和工具支持。我想,这个正在改变,包括网强在内,技术顾问的成熟,也是越来越强,每个企业,也有很多内部人员,我建议,这个方面大家可以走出来多学习学习,来共同提高。
2、V3时期新问题
问题1:经实施了ITILV2怎么向V3过度?这是很多人想问的一个问题,还是老话,为什么要过度,有过度必要的时候,去选择过度的一些流程,如果你真的是为了过度而过度,那么OK,V2继续做,把V3的一些服务战略方面的需求管理、服务组合管理等等投入进来,来做好服务改进,我觉得没有必要为了过度而过度我还是目标比较明确。
问题2:对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个挑战很大,目前这个应对方法,不是我一个人可以解决的,也不是某个理论可以解决的,以往你的IT管理人员,只需要了解IT的结构就OK了,但现在不是,你需要了解市场、需要了解业务、需要了解项目管理、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事情,所以这方面ITILV3给我们一个更大的挑战,甚至你会发现你看ITIL方面的书,你看不懂,你得先看别的书,比如把投资学拿来看一看,这才把ITIL给看懂。所以他跟以前相比,要求更高一些了。
问题3:业内成功案例的匮乏。这点我们网强也遇到这个挑战,但解决这个需要一点时间也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还有就是,工具支撑不住,在V2时期,也只对事件管理,问题管理支持的不错,到了可用性管理、容量管理啊也就是非常的虚了,服务战略更是比较遥远未来还有很多新的问题,有可能发生,比如随着ITILV3的扩展,IT的焦点变的扑朔迷离了,你会发现很多理论体系都变的差不多,项目管理和服务管理和结构管理,都是非常类似,所以要求更高,另外对于管理的数量要求高于对你的技能素养,所以对很多技术出身的人挑战更高了,你原来再牛的技术,有可能已经不成为重点了,重点在你的管理技能上面了,这是未来的一个要求。
问题4:与供应商的管理会成为一个重点。就是说我们越来越多的人会成为甲方,而把很多东西交给独立的乙方来操作,所以我们甲方需要一个更强的供应商管理,说白了就是你要对服务提供商,要有很多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