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深入探讨了IT服务配置管理中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的实施经验,涵盖了构建CMDB的战略方针、战术指导、项目团队组建、培训、目标设定、需求定义、模型设计、属性选择、工具选择、数据填充、流程构建、数据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内容,旨在为企业实施CMDB提供全面的指导。
1. 构建CMDB的整体策略 - 战略方针:分阶段推进,包括组建项目团队与定义规划项目、定义需求与建立IT服务模型蓝图、选择CMDB解决方案和工具、构建和维护CMDB系统、在建设中实现和挖掘价值。 - 战术指导:涵盖组建项目团队、获取CMDB知识、设定目标、考虑价值点、定义治理需求、选择最佳实践、构建使用场景、定义各类需求(如流程支持、服务目录、资产清单管理等)、选择工具、计算项目投资回报率(ROI)、搭建系统、建立CI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构建支撑流程、培训团队和用户、实施考核和绩效指标、建立服务改进计划等众多环节,各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
2. 项目实施关键环节 - 团队组建:成立项目执行委员会,成员包括高层领导、关键利益干系人、CMDB系统管理者和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需具备ITIL Service Manager认证及相关经验,同时配备全职技术专家。 - 知识培训:开展ITIL意识培训和认证,以及BMC相关工具的管理员培训,进行IT管理成熟度自评并规划提升。 - 目标设定与沟通:通过访谈利益相关人确定关注点和优先级,以SMART原则设定项目军令状,明确各阶段目标,同时强调持续沟通计划的重要性,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3. 需求定义与模型设计 - 需求定义 - 资产清单管理需求:从服务、成本、系统等视角明确资产清单管理所需信息,包括各类设备清单、配置信息、成本单位、联系人、维保等。 - IT服务模型蓝图:构建分层模型,理解服务对技术的潜在依赖性,依据可用性需求、系统运作状态等因素确定架构,明确各层内容及关系,如服务层、子服务层、系统层、逻辑主机层、物理设备层等。 - 模型设计 - CI类型与结构:合理选择架构类型,按需添加或减少层次,初始从简单模型入手,逐步发展为复杂模型,同时遵循属性选择的四C法则(核心、能力、控制、上下文),明确各类属性的定义、范围、标准及设计原则,确保CMDB数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4. 工具选择与数据管理 - 工具选择:依据功能、健壮性、战略、用户体验、市场形象、定价结构、厂商支持、公司稳定性、成功客户等标准及权重,选择合适的CMDB工具。 - 数据填充:规划CMDB数据填充,明确不同数据源与配置项(CI)的映射关系,确保数据准确采集和整合,同时建立CI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涵盖从设备申请到退役的各个环节,明确各阶段责任部门,确保流程可控。
5. 数据质量控制与项目保障 - 数据质量控制:设计关键绩效指标(KPI),从精确性、完整性、有效性、效率等方面衡量数据质量,设定阶段性目标,如上线9个月内精确性达到10%,12个月内有效性提高30%等,通过量化指标监控和提升数据质量。 - 项目保障:取得管理层认可,确保项目符合规划、聚焦成果、按时交付,及时沟通进度,通过应用绩效考核指标实现可考核、可控制的流程,同时强调企业文化变革,鼓励员工参与,提高项目透明度,为项目成功实施创造有利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