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标签: 暂无标签

[p=30,2,center]学习资料:IT运维管理社区专家讲堂直播300期视频回放





本期内容感谢版主gogoat供稿。

[p=30,2,left]人世间总有很多纠结的事情,另到大文豪莎士比亚都在慨叹,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讲到ITIL的实施上,V2还没消化得来,V3已经来势汹汹,现在考试也没V2的了。大家都公认,V2是最符合现实意义的。各位童鞋,在你们进行实施ITIL的时候,你们选择的是V2还是V3,你们的理由是什么?

[p=30,2,left]欢迎大家来顶贴哦!

[p=30,2,left]

[p=30,2,left] 微信图片_20231218105143.png

[p=30,2,left]********************IT运维管理IT运维管理社区每周一问投稿邮箱******************
IT运维管理IT运维管理社区每周一问投稿邮箱:ITILxf@163.com,欢迎大家来稿!

[p=30,2,left]********************相关导读***************************

[p=30,2,left]1、[每周一问]启航篇 http://www.ITILxf.com/thread-2459-1.html

[p=30,2,left]2、[每周一问第一期]问世间,ITIL为何物?http://www.ITILxf.com/thread-3607-1.html

[p=30,2,left]3、[每周一问第二期]ITIL,你带给我什么?http://www.ITILxf.com/thread-2689-1.html

[p=30,2,left]4、[每周一问第三期]甲方乙方,情人还是怨偶?http://www.ITILxf.com/thread-3018-1.html

[p=30,2,left]5[每周一问第四期]实习从事ITIL实施,毕业了如何选择?http://www.ITILxf.com/thread-3293-1.html

[p=30,2,left]6、[每周一问第五期]ITIL,你的名字叫money?http://www.ITILxf.com/thread-3608-1.html

[p=30,2,left]7、[每周一问第六期]何谓ITIL入门?http://www.ITILxf.com/thread-3774-1.html

[p=30,2,left]8、[每周一问第七期]IT,你在为谁服务?http://www.ITILxf.com/thread-3820-1.html

[p=30,2,left]9、[每周一问第八期]ITIL名词逐个抓:SLM与SLA、OLA、CSF、KPIhttp://www.ITILxf.com/thread-3873-1.html

[p=30,2,left]10、[每周一问第九期]咨询落地周期要多久?http://www.ITILxf.com/thread-3921-1.html

[p=30,2,left]11、[每周一问第十期]企业通过了ISO20000之后下一个目标是什么?http://www.ITILxf.com/thread-3969-1.html

[p=30,2,left]12、[每周一问第十一期]“服务台”服务请求如何记?http://www.ITILxf.com/thread-4047-1.html

[p=30,2,left]13、[每周一问第十二期]ITIL,你会不会是一阵风?http://www.ITILxf.com/thread-4134-1.html

[p=30,2,left]14、[每周一问第十三期]ITILV3Foundation认证的意义何在?http://www.ITILxf.com/thread-4218-1.html





上一篇:体制之痛
下一篇:ITIL的中国味-转载
先锋小编

写了 751 篇文章,拥有财富 5380,被 16 人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alfredliu2000 发表于 2011-6-20 20:58:26
个人认为,对于起点较低的中小企业可以先从Service Desk等来自于v2的模块开始实施,可以逐渐依据业务需求扩充,但是对于IT服务管理的规划一定要基于v3更先进的理念。
alfredliu2000 发表于 2011-6-20 19:59:42
关于从V2到V3的改进,网上应该有不少描述,大家可以借鉴参考。以下是本人通过上周末3天ITIL v3 foundation学习的一点认识:
- 关注业务价值(business value)并从战略(strategy)的高度考虑问题:IT服务最终是为了实现业务价值;引入战略制定,服务组合管理等模块。
- 引入生命周期模型:持续管理(关注反馈、持续改进等);引入持续服务管理、转换规划与支持、知识管理等模块。
- 业务流程相结合:务实、解决实际问题,参考大量最佳实践(best-practice)和工具(RACI矩阵,PDCA环,7步法,平衡记分卡,CMS系统,等等),指导运营;引入请求履行、访问管理等模块。
itsm-duan 发表于 2011-6-18 09:59:29
使用V2还是v3,that is a question。问题在于,“使用”有多个层面,多个角色的“使用”。

或者说,使用有不同的场景。

是作为一个项目的咨询参考,还是工作规划的指南,还是作为遇到问题的参考书?

如果做一个项目的推荐方案,会依据V2. 因为比较简洁,指向性非常明确,易于操作。

如果做IT工作规划,会参考V3,不仅其中有所谓的规划阶段和设计阶段的描述,而且对于具体的运作架构也有相应的建议,所以V3更有参考价值。

如果作为日常工作的参考书,那么,v3是很有帮助的。系统上线,查一查服务转换阶段;运维监控,看看服务运营阶段的事件管理,编写建设方案,参考服务设计阶段。

所以V2,V3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合。
redmassif 发表于 2011-6-13 14:43:15
v2,所谓理论都是超前的,因此不一定是最适合现状的。
123下一页
Powered by IT 运维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