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0,2,center]学习资料:IT运维管理社区专家讲堂直播300期视频回放[p=30,2,center]
[p=30,2,center]
服务台(ServiceDesk)的职责
1、服务呼叫的接收、记录、跟踪和优先级排序
2、所有已注册呼叫的监控和状态跟踪
3、呼叫服务的升级处理
4、呼叫及服务台质量报告
5、一线支持
6、将请求状态和进展及时通知给客户
7、协调二线和三线支持小组
8、获得客户认可后结束突发事件
公司建立了一个面向全国、基于ITIL,以业务为核心的服务台。由于有在客户方实施流程业务的经验,公司针对自身的需求对ITIL标准流程裁剪应用。经过5个月的实施和IT建设,服务台不仅规范了业务支持流程,还通过突发问题来源汇总、并形成问题趋势报告。随着问题的一一解决,经验知识库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随着服务台的记录数据的不断充实,我们还制定了知识汇总流程,每月将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发布更新,到目前为止经验知识库已积累了4000多条记录,这些知识在服务台的应用将突发问题的一次解决率从原有的30%提高到76%,大大减少了支持人员的工作量。
下面就服务台与事件管理、发布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和服务级别管理的关系进行说明。
1、事件管理
由于服务台的主要职责是监控与记录有关故障和问题,并对故障处理请求作出反应,所以故障管理是与服务台关系最为密切的流程;
2、发布管理和变更管理
由于服务台负责收集用户的变更请求和向用户发布有关IT服务方面的信息,因此服务台能为发布管理和变更管理的顺利运作提供支持;
3、配置管理
当服务台记录有关故障和问题时,需要验证呼叫者以及相关的IT组件,因此服务台的运作需要结合配置管理流程;
4、服务级别管理
服务台在处理用户请求时应该以服务级别协议作为双方协调的依据。服务级别协议中所确定的服务级别目标是客户所能期望达到的和IT部门必须提供的服务品质要求,因此,服务台应当根据服务级别协议对用户进行期望管理。
公司根据ITIL实践的一些经验,实施了规则库及配置管理流程,实现了投诉实施方案的前移,一些问题在填完表单后,我们即可根据规则提供相应的支持实施方案,并自动生成升级配置,大大提高了问题的一线处理解决率,将问题的解决时间从3天缩减为1天。同时支持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以原有的支持组单人每年支持项目数量为基准,项目支持数量与以前相比增加了30%,支持效果也大幅提升。
在输出物方面,两年实施最终的效果不是标准的流程,而是这些工作的管理办法、操作手册的执行。现在,这些管理办法已经深入人心,真正把以前被动从事的各种事务变为对客户的主动服务。
戴明质量环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质量控制模型。该模型假定:为提供适当的质量,下列步骤应当反复地进行。
●计划(Plan)——做什么,何时做,谁来做,怎样做以及用什么来做?
●实施(Do)——计划的活动得到实施。
●检查(Check)——确定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改进(Act)——根据检查中收集的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
IT服务工作人员遵循PDCA理论,多次对ITIL流程进行优化,并加入了能力管理模型。为了完善ITIL在控制和核算上的不足,他们根据相关角色职能,制订了关键业绩指标、关键成功因素,完善了ITIL管理过程的标准,大大提高了IT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现在该ITIL实践已经在全公司的31个省公司及西亚公司推广使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经过三年对ITIL的实践,公司首先收获的是IT服务理念的升华,部门内部形成了如何做IT服务的学习氛围,通过实施ITIL,员工建立了“用服务的意识实践IT服务管理”的理念,并明确了流程及角色的概念。
其次,ITIL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和领导的作用很重要。在实施范围相关方看来,ITIL是一种管理行为,实施周期长、涉及范围广,会有执行方面的压力,需要实施范围最高领导的支持。ITIL项目经理能否坚持在实践中形成可操作性的流程及管理办法,并向相关方灌输ITIL,督促相关方严格执行管理办法,是执行有效与否的关键。而在解决问题阶段内形成有说服力的数据,并反馈给相关领导,从而获得支持,是克服执行困难的关键。所以,项目经理和领导不仅要动员相关方积极介入,而且要有考核数据来支撑,并在实际的工作中明确各流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人员配置,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相互协调的IT服务管理控制网。
再次,IT服务人员发现服务台的效果并不是随着优化保持线性提高的,这种下降首先是由于问题趋势的变化引起的,这些问题已经随着ITIL、COBIT的推广逐步从一线引入到二线、三线,而运维人员大多数还是被动服务,所以只有对IT系统及相关设备、通信环境进行全面的主动检测,才能从根本上做到主动预防、消除突发故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