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质量之个人看法

标签: 暂无标签

质量之个人看法
在IS08402-1986的标准中,质量已经被明确定义了。随着质量体系ISO标准的逐渐国际化,越来越多的质量观念被灌输到企业管理者的头脑中。企业的管理者开始飘飘然,认为只要通过了ISO的第三方认证,产品质量水平腾飞的时代就要到来,而忽视了一些很重要的问题。
下面阐述一下我个人的看法,请大家指正:
1、质量的源头来源于策划,而不是生产。
工业萌芽的无产品质量概念的生产的时期和靠检验来保证产品质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很多管理者的头脑中,已经明确的认识到:产品的质量是靠生产的工艺和过程控制来保证的,生产的规范化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可是很多人没有更深入的思考下去:产品的质量来源于策划。在ISO标准中都提到过一个过程:需求识别。而且QS9000中的六大质量工具中的FEMA和APQP,都是对这一理念有力的支持。
换个通俗的说法:同样类型的产品,由于客户需求的不同,在具体的表现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就象奔驰和QQ。因客户的需求不同,要求的产品的质量水平也不同,采用的零部件、材料、工艺等也不同。也就是说,在识别产品的需求后,针对产品所采用的质量策划已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换而言之:产品的质量策划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2、质量的持续改进来自于基本稳定的质量水平。
大家知道,很多的质量统计和分析,尤其是KPI,假设的模型都是正态分布的。也就是说,产品的质量状态在某一水平区间波动,而不是跳动。只有在某个稳定在某个水平附近,才方便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分析改进。
而对于一个起伏相当大的质量水平,我们可以在表象上利用帕拉图的8020原则进行控制和改进,但是,大家记住,我说的是表象,而不是本质。具体到某一工序的分析和改进,还是要通过泊桑分布来解决。
质量问题的麻烦不在于发生的时候,而是麻烦在重复发生。当管理者似乎通过一定的手段把质量问题减少了,但不是基于严格的数据分析而产生的工序控制,并不能保证以后产品的同一故障形式的再现。
所以说:质量的持续改进必须在一个基本稳定的质量水平上进行,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3、拯救被亵渎的质量体系标准。
曾几何时,企业通过了ISO9000的第三方认证,那一天简直就是企业的节日。到现在,一个经常发生质量问题的企业居然也能通过TS16949的认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作为6sigma的最低要求,产品的故障率是2700PPM。我下面说几个数字: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整车故障率是27PPM,日本丰田的整车故障率是12PPM。实在不清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看到自己百分之几的故障率是何感想。尤其是面对着国际通用的质量认证证书,那一张拿钱买来的破纸,一张认证公司和企业联合作弊换来的废物,是什么样的心情。
在中国目前整体诚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我不做任何的假设,也没有过高的期望,只想民族产业尽快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避免ISO标准象长城认证一样成为历史的弃儿。
4、质量体系标准与ERP
在管理科学空前发展的今日,企业对管理的要求和需求日益增高。例如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会计、JIT、TPM、BPR、质量体系标准、存货动态控制、虚拟物流等等管理思想被一些管理人员应用到实践中。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管理基础、管理要求和管理需求参差不齐,如何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一直是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十分困惑的事情。
可以说,ERP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本质上看,ERP是一种管理标准和理念,可以融合和吸收任何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思想;从表象上看,ERP是计算机的集成系统,其本质的东西可以通过软件来体现,操控管理流程。
我们不妨借助质量体系标准的概念来解释ERP包含的管理标准:虽然企业的操作和管理千差万别,但是只要按照标准的要素和过程操作,就能达到管理的最低标准。
以上的观点随着大家的讨论会继续更新
一稿多投,那边没人.




上一篇:[范例] 【如何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篇:关于解决管理问题的方式探讨。
铜梁龙

写了 249 篇文章,拥有财富 1549,被 3 人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Powered by IT 运维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