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benben 发表于 2025-1-11 12:17:09

某大型国有企业信息技术运维管理体系规划实践研究



某大型国有企业——中国核电,探讨其基于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的运维管理体系规划与实施的实践案例。本报告深入剖析了中国核电在运维管理领域所遭遇的挑战,ITSS标准实施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其主要成效,并详细阐述了ITSS运维管理体系实施所带来的益处。
运维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中国核电在运维管理领域遭遇了若干问题,具体包括:- IT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统一且标准化的指导原则与流程规范。- 缺乏全面的IT风险与治理机制,导致法规遵从性面临挑战。- 尽管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化的知识管理,过度依赖核心人员。- 运维价值未能充分显现,导致领导层的认可度及客户满意度较低。- IT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缺乏有效机制,考核难以落实。- 对成员单位的审核与审计缺乏明确的依据。
ITSS标准实施工作概述:中国核电基于ITSS的运维管理体系实施,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标准定义:以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导向,确立运维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级别。2. 制度建设:以日常运维工作场景为核心,制定运维服务流程规范及工作指南。3. 团队建设:基于团队成长及运维需求,制定运维管理岗位需求及团队建设策略。4. 平台建设:评估服务效果与效率。
ITSS标准实施的主要工作:1. 标准定义:- 以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导向,确立运维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级别。- 从客户需求的最终目标出发,以业务视角为核心,确立服务目录。- 标准定义的最终成果包括以业务为中心的服务清单、服务质量标准及服务级别。2. 制度建设:- 以日常运维工作场景为核心,制定运维服务流程规范及工作指南。- ITSS对运维服务流程规范的要求涵盖服务级别、服务报告、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和安全管理。- 制度建设的最终成果包括流程制度和流程测量,涵盖6大领域,以业务场景为流程操作与执行规范。3. 团队建设:- 基于团队成长及运维需求,制定运维管理岗位需求及团队建设策略。- 运维团队建设将从人员管理、岗位结构、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 岗位建设的最终成果包括岗位职责、技能要求等。4. 平台建设:- 从整体运维框架出发,构建运维管理平台。- 运维流程管理平台的建设包括项目启动、现状评估、需求收集、评审结项、文件草案、改进优化、反馈讨论、运行反馈、文件定稿及平台开发。- 运维平台建设(咨询过程)的成果包括业务功能需求和数据建模。
实施ITSS运维管理的益处:实施ITSS运维管理的益处包括:- 对中国核电而言:- 将经验性、临时性、散点式的管控手段提升为可复制、可输出的系统化管控模式。- 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型和管理风格。- 满足企业内控、等级保护等信息安全与运维的合规性要求。- 借鉴或参考其他成员单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实现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对成员单位的运维管理工作提供统一的审核和评价依据。- 对成员单位而言:- 工作有章可循:在开展各项工作、执行各类操作时,均能找到相关文件进行指导。- 责任明确:确保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负责人。- 记录详实:确保工作情况被详细记录,为后续检查工作提供输入。- 监督到位:通过监督、检查和审计,确保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及实施的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和正确的执行。
附录:ITSS标准框架简介:- ITSS v3.0 框架全景图:展示了ITSS v3.0的整体框架。- ITSS v3.0 运维服务领域标准:涵盖服务能力、服务领域、外包标准、服务安全等方面。- IT服务组成要素:包括正确选人、正确做事、保障做事、高效做事。- 通用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模型: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的四个关键要素包括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每个要素通过关键指标反映运行维护服务的条件和能力。
实践为中国核电实施基于ITSS的运维管理体系提供了详尽的规划与实践指南,展示了如何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制度、团队建设和平台建设,提升运维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业务价值的最大化。

IT运维管理:ITIL先锋论坛—某大型国企IT运维管理体系规划实践.pptx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某大型国有企业信息技术运维管理体系规划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