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ge78 发表于 5 天前

数字化转型对IT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带来的启示和影响(2)

本帖最后由 orange78 于 2024-12-17 19:48 编辑

二、如何评估一个企业/组织具备数字化转型效果,成为数字化企业? 与传统企业相比,数字化企业在战略、商业模式、运营模式、IT架构等方面展现出诸多不同,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可以说已经迈进了数字化企业的行列。

要素传统企业数字化企业
业务战略可控资源为导向的战略布局多元创新驱动的增长战略
商业模式产品为中心用户为中心
运营模式高效率、标准化、低成本可视化、数据化、自动化
组织结构阶层化、规范、授权平台化、敏捷、赋能
成长导向资源禀赋创新机制
T架构竖井式单体架构横向协同的、敏捷IT架构
图2-5数字化企业的特点


1.多元创新驱动的增长战略 战略的制定对于企业的存亡至关重要,是极其严肃的议题。传统战略制定方法的核心在于以资源为核心的布局思维,无论是PEST分析、SWOT分析、五力模型还是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等,其核心理念均是以企业自身资源及能力为支点,进行科学布局,以决定进入哪些市场、强化哪些市场或放弃哪些市场。这些方法均属于连续性创新下的思维模式,适用于市场和产品相对稳定的战略选择。
在数字化时代,新技术的推动下,破坏性创新和非连续性创新层出不穷,许多曾经发展良好的大型企业突然间衰落,如诺基亚、柯达、摩托罗拉等。其背后的原因是技术的非连续性导致原有发展路径无法持续。用流行语来说,就是:使用旧地图已无法发现新大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新的战略思路,即以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思维,启动企业的第二曲线创新战略。只有那些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数字化企业,才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稳固立足。
2.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创新 “以用户为中心”已成为广泛传播的理念,传统企业也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但真正将其做到极致的还是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时代赋予了“以用户为中心”全新的含义,它不再仅仅是收集客户反馈,持续提升服务,而是更全面地挖掘用户深层次需求,创造性地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实现与客户的共同成长。以用户为中心,意味着需要构建多层次的组织能力,包括围绕用户设计组织结构、基于用户场景的创新能力、设计满足用户体验的互动方式,并在数据、IT架构以及考核机制等方面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1)业务创新:从流程驱动向场景驱动转变
从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出发,挖掘客户需求,设计整体解决方案,带给用户完整的体验。这种方法解决了传统企业业务战略与业务流程之间缺乏衔接、注重单个流程效率而忽略用户整体需求的问题,即以端到端的思路打造用户解决方案。围绕用户需求,通过多流程、多功能配合实现创新。
(2)用户互动:从注重功能到注重体验
用户体验主要指产品或服务为用户带来的便利性和感受舒适度,包括线上线下两方面。线上通过UI/UX设计,线下通过特定场景/店面的全流程互动设计,打造无缝的用户体验。实践中,应注重从整体上,以用户洞察视角打造优质体验,避免聚焦于单点的体验设计。
(3)组织结构: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
在传统模式下,企业以“我们”为中心,不同产品的营销服务通常自成体系。在数字经济模式下,以用户为中心,对同一目标群体,采用同样的渠道触点,通过统一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推荐最优产品,并采用统一的服务体系。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用户数据打通和洞察,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比如针对内部用户,财务部门、针对销售部门应该是不一样的产品/服务使用体验。



3.可视化、数据化、自动化的运营
在运营层面,数字化企业最显著的特点有三个,即可视化监控、数据化决策、自动化响应,且这三点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可视化监控。可视化是数字化运营的基础。传统企业对运营的了解主要基于各种业务统计报表、财务统计报表。为此,企业培养了很多擅长制作报表的人员,他们不断加班加点,不断向下面要数据,做报表,但仍然难以满足领导的需求。领导总是觉得这些报表一是速度慢、二是粒度不够、三是不准确,经常几份报表的同一数据不一致,真不知该信哪一个。而下属公司也要疲于不断报送各种数据,苦不堪言。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台等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可以让领导、管理人员、运营人员在系统中实时了解业务运营状况,真正实现可视化的监控、预警。


[*]数据化决策。以数据价值为基础,人工智能分析为引领,搭建企业全局数据平台和智能分析系统,为企业运营管理的所有环节提供分析洞察,并从分析运营结果向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转变。妨碍企业整合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的因素包括技术和部门墙带来的数据隔离,后者是目前更主要的障碍。智慧大脑在数据来源、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服务企业的方式几个方面都与传统方式有明显差异。


[*]自动化响应。传统的数据分析更多的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领导看到数据后再根据自身的判断和经验做出决策,这个周期较长,而且具有很多的意外因素,应用的范围也较小。在数字化企业中,数据应用不再是领导的专利,也不仅仅是提供决策的参考,而是可以根据预设好的参数进行自动响应,直接驱动流程做出反应,减少人员的干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应用范围更广。比如航班票价根据时间、搜索量、订票量的动态调整。

总之,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要务就是打造新能力。过去,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于封闭的价值体系下,更多关注企业内的和企业之间的有限合作,这些能力包括研发创新能力、生产管控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财务管控能力等。数字化时代,企业的核心能力更多来源于创新驱动的开放生态,产品的创新能力、组织的柔性能力、数据的快速应用能力、精准的用户服务能力、为一线员工赋能能力等都成为新的核心能力。只有这些新能力被真实打造出来,那些所谓的创新模式,才不会是纸上谈兵,才能真真正正创造价值。
4.平台式赋能组织架构
当前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平台服务时代,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架构已不再适用于企业。在这一波全面数字化的浪潮中,冲击最大的将是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美的集团方洪波认为,现阶段组织和管理的变革比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加重要,组织改造不了,互联网改造都是空的。俞敏洪也认为,一切传统企业转型的问题到最后都是组织的问题。因此,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最终都会是企业的组织变革与颠覆。
数字化时代的企业组织架构,都是真正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者为驱动的,这样的话在传统企业也会谈,但大多数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而互联网企业则将其变成了现实。互联网精神的一系列内涵无不围绕着对人的尊重,自由平等、开放沟通、去权威化、自主表达,都在释放人性的内在诉求。倾听我们、参与感、平民化、个性化,不管是对用户的极致价值创造,还是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都体现了对“人”的空前重视。数字化时代,人本精神将成为社会最核心的价值观支柱,并将因此带来商业价值观和管理哲学的深度变化。
5.创新成为一种常态数字化时代
“变化是唯一的不变”成为时代的基础。企业最重要的能力是企业级、体系化的创新能力,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常态!数字化的企业既需要具备明确的创新战略,又需要具有运行良好的创新管理体系,两者承上启下,密不可分。
创新战略是起点,也是指导创新管理的“基本法”,是企业创新的风向标,是顶层设计,指导了创新体系的长期布局。创新管理是承接创新战略的落地体系,包括:组织、机制、激励、文化等要素。企业应制定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创新战略,建立顺畅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的DNA,新的成果才能不断涌现。
6.横向协同的、敏捷的IT架构 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从而对外把握用户和市场的迅速变化,对内满足企业管理要求。敏捷能力的建设需要商业模式、IT架构、产品开发方式同时实现敏捷。
在IT建设方面,传统IT的架构都是以竖井为主进行开发的单体系统,虽然可以满足单条业务条线的业务需求,但在横向协同、快速响应业务变化方面却具有天生的劣势。IT架构要向中台方向转化,构建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支持业务的横向协同,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并需要构建敏捷迭代的IT管理体系,支持业务快速变革。参考数字化IT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等书籍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字化转型对IT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带来的启示和影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