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创业路上,“亲兄弟”更要明算账
本报讯(童程红)26岁的小伍曾是朋友们羡慕的对象。年纪轻轻的他曾拥有5个房屋租赁网点,虽然规模都不大,但盈利颇丰。然而,一年后合伙人都散了,网点相继倒闭,小伍苦笑着说自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回头看自己的创业经历,小伍说,自己犯了个大错,就是以为有了兄弟情,企业就不需要细碎的规章制度,“我以为谈钱伤感情,到最后才发现,稀里糊涂更伤感情。” 小伍说,自己以后会吃一堑长一智,也希望有志创业的年轻人不要犯同样的错。 近日,小伍向 讲了他的创业故事。 “三剑客”创业一年后成了路人 我是嘉兴人,女朋友在宁波,大学毕业后我也来了宁波,在一家房屋租赁公司当置业顾问。这份工作给我最大的收获有两个,一是,我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我想在这一行有所作为;二是,我和两名同事小刘、小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们的业绩都不错,自诩房屋租赁界的“三剑客”。 工作了两年,我感觉进入了瓶颈,再做下去意义不大,我想出来“单飞”了,还想拉小刘和小成入伙。我把想法一说,他们都很支持。我们三个都不是本地人,又都没成家,顾虑少,说干就干了。 我在市中心租了一间门面房,稍微收拾一下就开张了。地方不大,但胜在地段好,靠近一个大的汽车站,人流密集,经常有人来询问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出租,加上我和小刘、小成手头都有一些稳定的客户源。开业三个月,我们就把房租给挣回来了。 每一单生意,我们都做得很用心,为的是留给客户一个好印象。但我担心,这始终是小打小闹,不足以应对激烈的竞争。一些知名的房屋租赁机构都致力于发展网点,尽可能地网罗顾客,我想,我们也该朝这方面努力。 小刘和小成有些犹豫,他们认为,公司刚起步,还是要稳扎稳打,但我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他们也同意了。我们开始物色地点、招募人马、发起宣传。两个月期间,我们一共发展了4个网点。 创业的第一桶金,是我们几个人一起凑的。之后发展网点的钱,由我出面向银行贷了20万元。起初,压力确实不小,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三兄弟齐心协力,硬是把网点一个个做起来了。我清楚记得,到了第九个月,我们把包袱都甩掉了,公司开始真正盈利了。每个月的利润少说也有三五万元。 但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我和小刘、小成之间渐渐出现了矛盾。我发现,小刘、小成总会变着法地从公司拿钱,今天要买手机,明天女朋友生日,后天朋友婚礼等。起初,他们还会跟我说一声,慢慢地,他们连招呼也不打了,月底我翻看账目,才察觉不对。 我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因为公司成立到现在,我们三个人从来没有坐下来谈过赚钱了怎么分的问题。 我把小刘、小成叫过来,谈起了明年的规划。我说虽然公司目前形势不错,但我们不该自满,应该努力发展更多的网点。所以,大部分盈利应该用于未来的扩张,不如我们以公司名义开个户,买一些短期的理财产品吧,余下的平分,就当是我们三人的工资吧。小刘、小成没有反对。 这样一来,我们每人每月拿到手的钱大概有五六千元。我是够花了,但小刘、小成大手大脚惯了,不到月中钱就花完了。之后,就做了一些小动作。比如,明明只有几十元的车费,来报销时却拿着几百元的车费,明明是自己和朋友吃饭,却说成是和客户吃饭,又要求来报销。我不好意思直接指出他们的不是,转而要求会计,对各类发票审核要严格一些。 小刘、小成断了“财路”,非常不满,但大家都没有把话挑明。今年年初,他们一起找到我,说要去朋友的公司帮忙,任我怎么挽留,他们也没有改变主意。 他们一走,把一些员工和老客户也带走了。后来我才知道,所谓“朋友的公司”,是我的一个竞争对手,他早盯上我了,也分别和小刘、小成碰了好几次面,拿高薪、分红把他们给挖走了。 很快,我的5个网点一个个倒闭,最后就只剩最初的一个了。当初的“三剑客”也只剩下逢年过节一条条空洞的群发短信。 创业路上,要激情更要“规矩” 我市一家猎头电商平台智囊团网负责人李貌表示,时下不少年轻人,都将自己的亲友、同学视为创业的合作伙伴,而且,由于双方关系好,也不会想到要就责任和利益的分配商量具体可行的细则,无论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纠纷,最后,创业之路走不下去,朋友也失去了,对簿公堂的情况也不少见。 她提醒一些有志创业的年轻人,不要将亲友、同学作为创业合伙人的首选。如果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可以将对方聘为员工,而不是股东,同时,将每个人的权责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列明,利益分配是最为敏感的话题,更要事先说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兄弟,明算账”。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企业逐渐上了轨道,人的想法也会改变,届时,也会有新的矛盾产生。因此,创业者要做最大的努力,也要做最坏的心理准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