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chi 发表于 2011-3-7 11:32:02

IT监控软件对比报告

【监控产品对比】
=====================================================================
【代理】
【流量分析】
【界面】
【配置】
【报表】
=====================================================================
【国外】产品的特点介绍
代表厂家:IBM、HP、BMC、EGmonitor
【特点】
① 国外大厂品牌,产品线划分非常细,很多子产品通过收购得来。
比如 IBM 在拓扑方面收购了 NetCoo;
HP 在非 Agent 方式的监控方面收购了 SiteScope 等。
通过对在国内实施案例的分析,通常用户的需求需要多个子产品配合完成,这样一来带来的问题是:
•产品体系非常庞大,如果用户需求涵盖到多个子产品,那么就造成子产品间的通信兼容和相互间的功能配合问题。
•由于子产品复杂,导致运行维护成本大幅上升。
•如果需要在一个独立工作空间内完成对多个子产品的使用,只能由代理商或集成商来完成页面的定制,一定程度上给成本和易用性上带来较大压力。
② 由于操作和使用习惯的不同,导致:
•国外产品的操作和配置过程相对比较复杂繁琐,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用户上手困难。
•页面风格的设计上与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存在较大差异。
③ 由于国情的差异,导致:
•对国内本土语言的支持较差,尤其体现在指标和帮助信息上,给使用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对国内多数品牌的设备支持力度较差。
=====================================================================
【国内】产品的特点介绍
代表厂家:游龙、北塔、广通
【特点】
① 专注在传统监控层面,一般均以网络拓扑为主,功能比较单一,工具级软件。
② 相对于国外产品而言操作比较简单,界面风格比较死板,图形化展现。
③ 监控模块化程度不高,配置方式单一,无法完成批量设置,在后期的扩展上局限性比较大。
④ 指标范围、数量、质量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对于应用平台的监控。
⑤ 流程配置属于定制功能,如果需要改动需要通过代码修改才能完成,不能支持客户化的流程自定义。
=====================================================================
【产品对比】的关键点介绍
------------------------------------------------------------------------------------------------------------------------------------
【IBM】
总结:业内领先的 ITSM 软件供应商,产品功能模块众多,技术领先,但是不太适应国内的大部分客户需求,需要与国内的软件集成商来合作。
针对性:
① 以 Tivoli Monitoring 为基础,补充 NetCool、Maximo 等一系列的产品来满足。这系列产品因为大部分都是通过收购来的,所以整合的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
② 仅支持 Agent 方式的监控,需要在被监控端一个一个的安装代理软件。
③ 不支持 IP-MAC 绑定,不支持 SNMP 方式的设备接口流量分析和网络设备的配置变更管理,在流量分析部分仅提供对思科 NetFlow 的支持。
④ 由于监控子产品太多,很难形成统一风格的界面展现,且对用户角色的支持不好,整体操作比较复杂。
⑤ 报表方面使用复杂,界面不太美观。因此国内的项目往往这部分功能由集成商负责二次开发实现。
⑥ 不支持业务服务管理,对流程的支持需要通过最新收购的 Maximo 来实现,系统整合性不好。
------------------------------------------------------------------------------------------------------------------------------------
【HP】
总结:IT 服务管理软件的大厂,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并不完全符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
针对性:
① 产品模块非常庞大,有很多的子产品来满足 IT 服务管理的需求。但基础是 Operations Manager 软件。数据库支持方面,Operation Manager 比较不标准,Windows 平台只支持 SQL Server,而 UNIX 平台仅支持 Oracle。
② 不支持分部署部署,扩展性能比较差。没有用于数据通讯和汇聚的中间层,当被管节点数量达到一定数目或被管节点位于防火墙后时,OVO 管理非常吃力。
③ Agentless 方式是通过 HP 收购的 SiteScope 软件完成,系统整合性不好。
④ 流量分析方面仅支持 NetFlow,配置和部署均很复杂,HP 有一个软件叫 NetFlow Collector ,这个软件仅仅是一个接收端,数据的处理还需要 NetFlow Prepocessor ,仅能输出一定格式的文件。
⑤ 不支持可视化监控,展现上不直观。
⑥ 界面展现是 HP 的最大问题,因为产品分的太细,所以没有一个产品来集成所有软件的展现,目前大多数项目都是通过合作伙伴来完成这部分内容。额外成本较高。
⑦ 不提供业务服务仪表盘,也没有 MTTR、MTBF 之类的指标。
⑧ 目前国内的项目一般来说,报表部分是很少采用 HP 自带的报表工具的,基本都是由集成商或者是合作伙伴来开发。因此这部分的功能往往依赖于第三方产品。
------------------------------------------------------------------------------------------------------------------------------------
【BMC】
总结:
ITSM 领域先进的国际厂商,在国内更多的是面向大中型的 体。
针对性:
① patrol 提供了大量的监控指标,几乎覆盖了系统监控的方方面面,但是指标的分布很不合理,其中的很多指标,连专业的系统管理员也很难分清,但是象内存利用率这种常用的指标,却没有实现。指标过于专业和难懂,虽然有本地化的开发,但是指标名称依旧是英文,而且国内的项目基本都是集成商来实现的展现功能,所以还是更多的依赖于集成商的产品。
② 不支持网络设备的性能监控,不支持网络拓扑管理,不支持网络流量分析,不支持配置变更管理。
③ BMC 在国内项目一般不会采用自身的 Reporting,因为这个产品功能虽然强大但是实施难度很大。所以一般都是采用集成商自己的产品。
④ 不支持用户体验-响应时间的监控管理。
------------------------------------------------------------------------------------------------------------------------------------
【SolarWinds】
【solarwinds】【Orion】总述
【优势】
与老牌的网管系统比较,它们具有明显的优势:
将先进的技术平民化,无需专业培训就可以使用,实施周期短,运营维护比较方便;性价比高;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只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可以方便的为企业应用进行定制等。
如果我们将类似 HP OpenView、CA Unicenter TNG 等网管系统比喻为网管系统领域的 UNIX 或 Linux 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 SolarWinds Orion 比喻为网管系统领域的 Windows,二者的差别和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整个网络系统环境中,由于设备的种类、类型不同,从而导致查看此设备的各种信息是需要的接口和界面不同,当网络到达一定规模时,就会给查看报告和排查故障等日常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时要是有一款能够将大多数监控软件调用、整合到一个平台下,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个界面监控网络系统中的全部信息了。

http://hi.baidu.com/qu6zhi/blog/item/4775ee1f182a22c4a686694d.html
------------------------------------------------------------------------------------------------------------------------------------
【NetGain】
总结:
一款定位比较明确的 IT 服务管理产品,但运维管理部分的功能欠缺是他的最大问题。
针对性:
① 拓扑方面,不支持自动发现全部网络拓扑,只能一个网段的发现,且不支持二层拓扑和三层拓扑,对网络中的链路管理存在功能缺失。
② 网络流量分析方面只能支持 NetFlow 协议。
③ 不具备配置变更管理的功能。
④ 不支持资产管理,不支持响应时间的监控。
⑤ 在运维管理方面,总的来说网利没有一个专门的对应我们 ITOM 的产品,所以在运维管理这个模块他们比较薄弱,仅具备部分的事件管理、问题管理、SLM 等部分内容。其余的功能均不具备。
------------------------------------------------------------------------------------------------------------------------------------
【游龙】
总结:
在原有网管软件的基础上开发了满足多种需求的软件模块,但是定位不清晰。多个产品架构设计与开发不统一。虽也提出了业务管理的 IT 服务管理的概念,但仅仅是概念而已,产品比较分散独立,更像多个工具软件。
针对性:
① 监控指标只限于一般的性能指标,数量较少,没有配置指标也不支持组件级的监控定义。大部分使用 Agentless 方式监控。 支持的设备种类和指标偏少,无法进行批量监控的设定。
② 网络拓扑方面只支持二层拓扑,不支持三层拓扑,对拓扑的自定义支持的不灵活。不支持资产管理,不支持业务服务关联拓扑。
③ 流量分析方面不支持华为设备的协议。不支持配置变更管理功能。
④ 对应用监控的范围偏小,且指标数量和质量不高。
⑤ 整体界面比较凌乱,还是传统网管软件的展现风格。
⑥ 报表部分界面较差,样式单一,操作复杂。
⑦ 运维管理方面,只具备故障管理、知识库的基本功能,其余与业务以及 ITIL 相关的要素均没有。
------------------------------------------------------------------------------------------------------------------------------------
【北塔】
总结:
一款定位为网络拓扑的网管工具型软件。
针对性:
① 不支持分布式部署。仅提供 Agentless 方式的监控,且对被监控资源的添加比较麻烦,一个一个添加。
② 三层拓扑的准确度比较差。
③ 流量分析不支持 NetStream、IPFIX。
④ 不支持配置变更管理。
⑤ 对应用的监控种类和监控指标都支持的非常少。
⑥ 工具型软件,操作有些繁琐,展现以拓扑为主要展现形式。
⑦ 资产管理中不提供对关键的“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机制。
⑧ 不支持响应时间管理,不支持业务服务拓扑,不支持运维流程管理。
------------------------------------------------------------------------------------------------------------------------------------
【广通】
总结:
基于 ITIL 的理念来组成产品的整个架构,但是产品的标准性、整体性较差。有些产品的通用型功能较差主要还是面向公安和政府行业的客户。
针对性:
① 对设备的类型和指标支持的范围和数量都偏少。
② 拓扑的自定义功能中可供用户使用的绘图元素非常少。
③ 流量分析中只能提供对 NetFlow、sFlow 的支持。
④ 不具备统一展现功能,不提供对用户角色的设定,不提供首页自定义。
⑤ B/S 方式与 C/S 方式混搭,在资产管理方面使用 C/S 模式,所有的被监管主机都需要依次按顺序安装代理软件。
⑥ 运维流程方面,无法配置多线支持人员。他的服务台更像是一个首页面的功能,不提供对 CMDB 的支持。
⑦ 无法支持客户对流程自定义,对流程的改动需要开发人员介入,兼容性很差,也不能称之为一个标准的流程平台。
------------------------------------------------------------------------------------------------------------------------------------
【网强】
总结:
起源于网络管理的厂商,目前在逐步完善自己的产品线,但距离一个成熟的 IT 服务管理软件厂商还有很大距离。
针对性:
① 不提供 Agent 方式的监控机制,资源和监控器需要手动一个一个添加。
② 指标比较通用单一,没有类别的划分,可获取的信息量较少。
③ 流量分析中只支持 NetFlow 和 Sflow。
④ 不支持配置变更管理。
⑤ 对应用的监控是网强的软肋,只能提供非常少数应用的监控,且指标不多,基本为常见的主机类性能指标,无法深入到应用平台级别。
⑥ 展现方式不统一,其中服务器管理和网络管理是 CS 方式,同时也提供了 BS 的方式,在 BS 展现中集成了资产管理和监控的功能。桌面管理和运维管理均是单独的展现方式。
⑦ 不支持资产生命周期管理,不支持响应时间监控,不支持业务服务管理。
⑧ 运维管理只能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单流转系统,没有 ITIL 元素。
------------------------------------------------------------------------------------------------------------------------------------
【艾德威特】
总结:
具备 ITIL 初步概念的国际厂商,产品面向的 定位为中小企业,功能比较齐全但是网络拓扑功能太过于薄弱。
针对性:
① 拓扑只能自动发现一个网段,并且不提供对二层拓扑的支持。
② 不支持自定义元素的网络拓扑,不支持 IP-MAC 绑定,不支持接口的 SNMP 流量分析,不支持变更管理。
③ 只提供 AgentLess 方式的监控,不具备代理监控机制,且对监控资源需要手工依次添加。
④ 监控的页面无法与服务台的页面进行集成,服务台目前仅提供故障单的展现方式。
⑤ 运维流程管理方面,流程平台的兼容性不好,比较封闭。
⑥ 不能提供流程自定义工具和表单自定义工具,如果涉及到流程的修改,则需要开发人员介入。
------------------------------------------------------------------------------------------------------------------------------------
【青鸟网硕】
总结:
产品的定位为国内用户的整体解决方案,但是在一些技术细节上有较大差距,例如应用管理、响应时间管理等。
针对性:
① 对主机的监控由于都使用 SNMP 方式,所以指标数量非常少,且在展现上比较生硬,不直观。
② 拓扑方面对二层拓扑的支持效果较差,准确度不高。
③ 流量分析方面只支持 NetFlow、sFlow。
④ 不支持配置变更管理。
⑤ 对应用的监控,添加很繁琐,需要设置很多的内容,且指标数量不够。
⑥ EasyView 是 CS 架构、EasyMaster 是 BS 架构,不能形成统一的界面。
⑦ 不支持报表的订阅。不支持响应时间管理。
⑧ 运维流程管理方面,流程平台的兼容性不好,比较封闭。
⑨ 不能提供流程自定义工具和表单自定义工具,如果涉及到流程的修改,则需要开发人员介入。
=====================================================================

daisy8 发表于 2011-3-7 12:27:26

不错,资料很实用

bs15000 发表于 2011-3-7 17:22:18

报告出处?

Solo 发表于 2011-3-8 09:03:41

不错,几大厂商都被你捞过来了...

leon.liu 发表于 2011-3-8 10:55:59

不错,几大厂商都被你捞过来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IT监控软件对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