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r 发表于 2011-7-19 22:06:00

[管理课程]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6

学习中外打造团队的案例
【案例1】
珠江三角洲顶端是广州,两腰是东莞、南海、顺德、中山和深圳,还包含珠海,底边是澳门和香港,中间流过一条珠江。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号称世界10大三角洲之一,未来人口将超过6,000万,密集时可能会达到1亿。这么大的一个珠江三角洲,如果好好整合一下,将会开启中国南方的门户。香港特区首长董建华先生呼吁香港要和广东合创奇迹,希望能尽快地加快通关速度。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德国,或是在日本,一个工商局的局长和一个海关的关长或副关长坐下来就可以解决了。但中国要出动特首,要出动市委、省委书记,况且一两次会议还解决不了,还需要多次商议才能解决,这就是合作性不强的一个典型例子。也许香港比较像一个团队,整个香港在努力想要和内地共同开启这个南方的门户,打开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市场,但内地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不能很好地合作。如果内地每个省市、每个地方合作性很强,内地的快速发展比现在的情况应该还要乐观。
【案例2】
有一次,去化妆品公司检查,经过一个调色师的桌子,一个美国的女调色师在调口红的颜色,口红的样本正好摆在她的桌上。一位检查者无意中说了一句话:“这红色好看吗?”那个女的站起来讲话了,说口红的颜色现在还没有完全定案,定案后会一定拿给领导看,她是专业调色师,有自己的眼光,另外口红是给女人抹的,男人喜欢的颜色,女人不一定喜欢。
这位员工发挥了她的思考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如果领导老这样讲废话,就无意中让员工变得不自主,不思考,也不合作了,不利于水平沟通。
【案例3】
在日本航空公司工作时,发现日本人不太敲门,日本干部经常有事不愿意麻烦领导。原来日本人有个习惯,尽量不要去敲领导的门,这一敲就表示自己很无能,所以日本人尽量先在外面水平沟通,自己先解决问题,实在万不得已就去敲领导的门,这一敲就要准备一个可怕的后果。如果一个日本人去敲领导的门,就是这件事想了很久想不起来,让领导教教吧,后果必然是领导会很厉害地教导这位请教领导的敲门者。日本人不敲主管的门,是害怕主管以为他无能;美国人不敲主管的门,是希望拥有自己的创意。也就是美国人自己展开自己的合作水平来激发自己的创意,日本人则是尽量展开自己的合作水平,来让主管安心,表示我很有能力,不要让主管觉得我无能。这个就是团队的概念。
忠 告
◆经理人应该迈向自己的工作目标,除了思考、计划、辅导员工、分配任务、签署文件以外什么都不做。
◆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都要有团队概念,都要有自主性、思考性、合作性。
【案例4】
有几本杂志,如《时尚》和《世界时装之苑》,是专门做女孩子时装宣传的,都很出色。左图所示的是编辑部的成员,一群女孩儿,中间坐了一个男的总编,其实这个公司的人并不是很多,但从她们的表情,她们的服装,和她们的神采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团队。一本畅销杂志要编成,这些女孩,或者是那个总编都需要有自主性,每个人自动自发地去收集资料;需要思考性,每个人要自己去想方法、想点子、想内容;需要合作性,剪接的、收集的、采编的、摄影的,要充分地合作,才能够把这本杂志出色地编出来。尽管它的发行量也许很大,杂志社其实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和中国石油公司这家庞大的公司一样都是个团队。几十万人的大企业和几百人,或几十个人,哪怕是几个人的小企业,也都是要有团队概念的,都要有自主性、思考性、合作性。
【本讲小结】
团队不同于群体。群体可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不具备高度的战斗能力,而团队则要满足自主性、思考性、合作性3个条件才成。英国谚语说得好,“一个人做生意,两个人开银行,三个人搞殖民地”,这就是团队的效果。在团队建设中,要注意团队中不同部门的水平沟通,组建变动型的团队,切忌形成停顿型组织,尽量避免一切都要靠领导开会协调的习惯。经理人应该从监督型的领导向参与型、团队型的领导过渡,迈向自己的工作目标,除了思考、计划、辅导员工、分配任务、签署文件以外尽量什么都不做,这样可以充分地不断发挥员工的自主性、思考性和合作性,使整个团队更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第4讲 培养团队精神
【本讲重点】
如何从不同阶段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做起
培养团队精神的案例
【管理名言】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如何从不同阶段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图4-1 团队精神在各种生活过程中的教育与规范
团队精神要从小教育
团队精神在各种生活过程中的教育与规范,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家庭教育,是个伦理问题;
◆第二,学校教育,是个纪律问题;
◆第三,企业培训,是个规章问题;
◆第四,社会熏陶,最终变成一个秩序问题。
家庭教育
1.中国的家庭教育
【举例1】
有一次在北京首都机场等飞机,有一个小孩在哭闹,小孩母亲哄小孩,叫孩子打自己,小孩不理她,继续哭,她居然拿着孩子的手打自己。世界上很少有人叫小孩打妈妈,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没听说过。一些中国妈妈很奇怪,还说打爸爸,打奶奶。如果小的时候就敢打妈妈的,长大了就可能会用绳子把妈妈勒死;小的时候如果敢打爸爸的,长大了就有可能只要老爸一不顺从儿子的意愿,儿子便会一个耳光打过去。
【举例2】
小孩在家庭里面没有团队精神,长大以后他会有团队精神吗?
有一次在上海下飞机,然后乘机场巴士去候机楼领行李,这时只见一个小孩儿坐在椅子上面,一群大人围着他,中间是一个老人,妈妈坐在旁边叫小孩让位置给老人坐,那小孩儿居然说不,所有大人都笑起来。中国人遇到这种情况会笑,最奇怪的是妈妈也笑了,其实这孩子没规矩。
忠 告
◆团队精神要从小教育。
◆经理人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
2.国外的家庭教育
在日本没有小孩儿敢这样做,在欧洲和美国这样的小孩儿会马上站起来让座,不知道一些中国人为什么会纵容这件事情。如果是我的小孩儿,我不可能让他这样做,从小两三岁坐在椅子上面,就不让座给奶奶、爷爷、爸爸、妈妈那种年纪的人坐,长大了会有团队精神吗?都是一家人,就要有团队精神,如果连让一个座位也不让,还叫小孩儿打妈妈,这种叫做破坏伦理,如果我们自己破坏了自己的伦理,长大了当然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
中国国内最近很流行看日本和韩国的电视连续剧,其中有很多关于伦理的事情,这些规矩中国原来是都有的,结果别人在发扬光大,如韩国人一见面一定会点头、鞠躬,而且是很恭谨的,表示相互尊重。中国人只有碰到老朋友才会笑笑,打个招呼,碰到不太认识的人这种行为就很少见了。日本小孩儿一回家站在门口就要先说一声“我回来了”,里面的人一定也会应一声说“你辛苦了”。为什么我国许多小孩儿现在回家没有这一句话呢?不声不响地到了房间里面去,妈妈还以为他没放学呢,不知道已经回家,已经在房里面待了半个小时了,这就是没有团队精神,根本不把家当做一个家。他长大了会有团队精神吗?所以家庭伦理是团队的第一站,这地方如果有了,就开始到了第二步。

骨之精灵 发表于 2014-4-17 00:54:40

支持你哈...................................

柔情似水 发表于 2014-4-17 00:56:15

跟大家交流一个ITSS的概念吧:ITSS是中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制定的IT服务管理的一个标准,是总结我国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并结合ITIL而推出的。是我国从事IT服务、研发、推广与应用的各类组织的指南。它规范了信息技术服务服务产品及其组成要素,从而指导IT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运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管理课程]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6